陈逸飞

陈逸飞

Chen Yifei

代表作品:
艺术家名:陈逸飞(Chen Yifei)
生卒日期: 1946年4月12日 - 2005年4月10日
国籍:中国
陈逸飞的全部作品(1)

陈逸飞(Chen Yifei),中国著名古典画家、艺术指导、电影导演。 他拍摄过《音乐盒》(The Music Box)等多部电影。

成就

陈逸飞是中国油画发展的核心人物。 他也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尽管陈的油画作品被谴责为“资本主义行为”,但他的油画作品还是得到了中国当局的认可。

陈很快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画家之一。 他以毛泽东肖像画和现代中华民族伟大英雄事迹的描绘而闻名。 文化大革命以来,陈成为中国美学新时代的先驱,在他的绘画中体现了新的现代感和生活方式,包括时尚、电影和设计。 在他的油画中,陈放弃了对党不加批判的歌颂,将现实主义技巧和浪漫主义与中国题材融合在一起,特别体现在穿着传统服饰的忧郁而孤独的女性。 他的“浪漫现实主义”画作特点鲜明,色彩浓重,传达出丰富而完整的感觉。

1980年,他成为首批获准在美国学习艺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家之一。 沃利芬德利画廊(Wally Findlay Galleries)是第一家授予陈逸飞独家合约的画廊。 陈逸飞就读于亨特学院,后来找到了一份艺术品修复师的工作。 1983年,在亨特获得硕士学位之前,他在哈默画廊(Hammer Galleries)的个展获得了巨大成功。 后来,他成为哈默画廊的签约艺术家。

1990年,陈回到中国定居上海。他画了西藏和家乡浙江的印象派风景画。 与此同时,他也转型为时尚企业家,创建时尚品牌、装修酒店、销售高档服装和别致的家居用品。 他还管理着该国最大的模特经纪公司之一。 一些评论家称他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2005年,陈在拍摄故事片《理发师》(Barber)时生病去世。

陈出生于沿海省份浙江省宁波市。 后来,陈家搬到了上海,陈开始了对俄罗斯艺术家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研究。

196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高中,1965年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又称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不久后开始几乎完全专注于油画。 一年之内,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陈因其经常歌颂共产党战士和描绘毛泽东宏伟形象的宣传作品而引起了共产党官员的注意。 陈很快就被视为“国家资助的上海画院的主要艺术家之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继续创作油画,现在将重点转向更浪漫和欧洲风格。 。 陈被认为是“最早弥合文革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之间鸿沟的艺术家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陈开始引起西方买家的注意,其中包括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他购买了陈的《故乡回忆》(Hometown Recall)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

1980年,陈辞去中国上海画院油画系主任的职务,前往纽约艺术界探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获准出国学习艺术的艺术家之一。 陈经常告诉采访者,他抵达纽约时“口袋里只有38美元”,但抵达后仍然很快就吸引了画廊老板的注意。 尽管他在中国作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但他冒险前往美国,不一定是为了在艺术界留下自己的印记,而是为了探索他对艺术风格的偏好。 纽约艺术界为他提供了实验的自由,并选择了他可以轻松使用的形式。 陈表达了“对观看艺术的自由感到高兴”并探索了他的界限。抵达美国后,他考入亨特学院并担任艺术品修复师。 1983年,在从亨特学院毕业之前,陈在哈默画廊的个展使他的名气大增,后来他与哈默画廊签订了绘画合同。 1984年,陈从亨特学院毕业,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职业

1990年,陈回到中国,定居上海。 陈作品的批评者说,这一时期标志着陈成为一名更加商业化的艺术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陈的艺术作品在知名画廊以破纪录的价格售出。 20世纪90年代初,陈也开始以商人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名声,投资了一本名为《上海闲谈》的杂志、他的Layefe时装品牌和后来的家居设计品牌,以及新天地的一家餐厅。陈也于1993年开始了他的电影制作生涯。

1994年,陈与马尔堡美术画廊的吉尔伯特·劳埃德(Gilbert Lloyd)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和合作伙伴关系,吉尔伯特·劳埃德一直担任他的艺术品经销商,直到他去世。

在陈晚年,他越来越多地将时间投入到“风格企业家”的角色中,担任模特经纪人、时装设计师和装潢师,并专注于电影制作。

艺术

陈主要从事油画创作,描绘了他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感觉。 他的作品经常描绘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丽女子与乐器或其他浪漫化的物体一起工作。 这种涂料的例子有很多,包括《青年大提琴家》(Young Cellists,1984) 和《两个女人和扇子》(Two Women and Fan,2003)。 其他以传统服饰中的中国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包括《美女(蓝/红)》(Beauty,1998)、《美女扇》(Beauty with Fan,2002)、《美女群扇》(Group of Beauties with Fans,2004)、《坐美女扇》(Seated Beauty with Fan,1998)、《卧美女》(Reclining Beauty,1997)等。 陈作品的现实主义常常唤起一种摄影或电影的感觉,其灵感来自于绘画的取景、灯光和位置。

除了描绘女性形象外,陈的早期作品往往是更具印象派风格的山水画,例如他1983年的作品《影子》(Shadow),其中以柔和的色调描绘了无人居住的运河场景。 1982年夏天,陈首次获得这些作品的灵感是在他去欧洲旅行并游览运河时,注意到东西方氛围的相似之处。 后来他回到浙江,研究他所认为的“东方威尼斯”以获得更多灵感。 他的风景画经常以类似的运河场景为主题,灵感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运河以及他家乡浙江省的运河。

“官方”艺术

陈从上海艺术学院毕业后不久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当时他的写实油画风格引起了共产党官员的注意。 陈画了许多著名的毛泽东肖像画,这些肖像画都是英雄式的、光荣的。 其中一部作品《夺取总统府》(1977)受到了共产党的青睐,在中国各地的大厅里赢得了一席之地。 这幅画是一幅历史史诗,描绘了一群士兵举起红旗,代表了革命的历史。 他于 1972 年完成的作品《黄河悼词》(Eulogy of the Yellow River)至今仍被认为是他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其独特的表现力笔触技巧创造了一名士兵站在黄色山谷上方、转身面对河水的现实景象。 观众。 该作品最初的灵感来自一首诗(光未然作)和一首歌(冼星海作曲)。该作品于1977年在联军艺术展上首次向公众展出,当时陈25岁。这件作品的面世,标志着陈氏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推动他的艺术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2007年,即艺术家去世两年后,《黄河颂》在中国嘉德2007春季油画雕塑拍卖会上以402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陈氏此前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和全国拍卖纪录。 中国油画。

1979年,陈画了《从我的空间看历史》(Looking at History from My Space),评论家认为陈的作品是“他最具原创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艺术家站在一幅描绘 1910 年代和 1920 年代事件的大型壁画前,象征性地代表了艺术家试图与历史保持距离,审视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

现实主义

除了对女性画的偏爱之外,陈还画了一系列以西藏人民为主题的写实作品。 该系列名为“西藏”。 为了收集情报并深入了解西藏的人民和习俗,陈在 20 世纪 80 年代花了一些时间探索江南。 他的旅行之后的作品保留了他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但不再只描绘最美丽的生命形式。 他的“西藏”作品描绘的是晒黑、粗俗的藏族人民,没有假装活跃,表情沉默。 该系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高地的风》(Upland Wind ),有时也称为《山村的风》(Wind of Mountain Village),作于 1994 年。这幅画描绘了一家藏族旅行者,他们穿着厚重的衣服,层次分明(传达一种寒冷的感觉),穿着传统的衣服。 藏式风格。 该画首拍于中国嘉德1994年秋季拍卖会,以286万元的历史高价成交。 这在当时是中国油画的一个纪录。 2011年5月,该画以8165万元的价格拍出,再次打破了油画最高成交纪录,也打破了他的作品最高成交纪录。

赞扬与批评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西方和东方影响的独特结合。 陈的风格结合了欧洲艺术风格的现实主义与东方题材和接近艺术家历史的主题。 这种独特融合的一个例子是他的画作《罂粟》(Poppy),其内容源自一首唐代歌曲,讲述一个女人庄严地质疑自己的命运。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位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的中国女子,但绘画风格和她的姿势更让人想起古希腊艺术品,而不是唐代作品。 他的另一幅名画《晚上》(Soiree)体现了他东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合,画中描绘了穿着传统服装的中国音乐家,象征着东方主题,但画作的氛围更符合西方“及时行乐”的理想。

陈作品的批评者评论说,他的作品缺乏优势可能是由于他的商业化。 然而,陈将他的创业精神和商人般的艺术态度视为他真正热爱的事物的延伸:美。 在回答有关他的作品的问题时,陈说:“我喜欢绘画、服装和电影,因为它们都是美丽的东西”。


陈逸飞作品收藏于:

龙美术馆(1)

陈逸飞 陈逸飞 的部分作品 更多作品
其他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