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利克斯·瓦洛东
Felix Vallotton
代表作品:
艺术家名:费利克斯·瓦洛东(Felix Vallotton)
生卒日期: 1865年12月28日 - 1925年12月29日
国籍:瑞士
费利克斯·瓦洛东的全部作品(448)
费利克斯·爱德华·瓦洛东(Félix Édouard Vallotton)是一位瑞士和法国画家及版画家,属于纳比派艺术家群体。他是现代木刻画发展的重要人物。他以冷静、现实主义的风格创作肖像、风景、裸体、静物等题材的画作。
他早期的绘画受到小汉斯·霍尔拜因和安格尔的影响。19世纪90年代,他与纳比派合作,发展出一种更为简约的风格,并创作了木刻版画,这为他赢得了国际认可。这些作品以大面积的黑白色调为主,细节极简,包括街景、浴者、肖像,以及一系列名为《亲密关系》(Intimités)的十幅室内画,描绘了男女之间充满激情的家庭接触。1901年后,他很少创作版画,转而专注于绘画。他后期的画作包括精雕细琢的肖像画、裸体画,以及凭记忆创作的风景画。
他也是一位活跃的作家。他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了艺术评论,他的小说《谋杀人生》( La Vie meurtrière)在他去世后出版。
早期生活
瓦洛东出生于洛桑一个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父亲拥有一家药店,后来购买了一家巧克力工厂。他的母亲艾玛是一位家具工匠的女儿。他的家庭环境温暖而严格,符合瑞士新教传统。从 1875 年开始,他就读于州立学院,并于 1882 年获得古典研究学位。他还开始参加画家让-桑松·吉尼亚尔的绘画班,该班通常为最先进的学生保留,在那里他展示了他在近距离观察和写实方面的特殊技能。完成课程后,他说服父母让他去巴黎认真学习艺术。
1882年1月,他在圣日耳曼德佩区的雅各布街定居,并进入朱利安学院学习,师从肖像画家朱尔斯·约瑟夫·列斐伏尔和历史画家古斯塔夫·布朗格,技艺精湛。他常年在卢浮宫流连,十分欣赏达芬奇、小汉斯·霍尔拜因、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及弗朗西斯科·戈雅、爱德华·马奈等现代画家的作品,尤其欣赏安格尔,他的作品是瓦洛东一生的榜样。
1883年,瓦洛东的父亲写信给勒费弗尔,询问儿子能否以绘画为生。勒费弗尔回复说,年轻的瓦洛东有天赋,有能力取得成功。同年,瓦洛东在严格的竞争中成功进入巴黎美术学院,但他决定留在朱利安学院,因为他的朋友们都在那里。他也开始经常光顾蒙马特的咖啡馆和歌舞表演。
1885年,做事有条不紊的瓦洛东开始记录他的笔记,名为《理性之书》(Livre de Raison),其中列出了他所有的绘画、素描、雕塑和版画作品。他终生保存着这本笔记。到他去世时,其中已记录了1700件作品。同年,他在巴黎沙龙展出了他的首批作品——安格尔风格的《乌尔森巴赫先生肖像》,以及他的第一幅自画像,后者获得了荣誉奖。同年,他还在日内瓦美术沙龙展出了一幅画作。
职业
早期职业生涯(1887年至1891年)
1887 年,瓦洛东在沙龙展出了两幅肖像画,《菲利克斯·亚辛斯基肖像》和《艺术家的父母》。这两幅画展示了瓦洛东的技巧,但其极端的现实主义风格也背离了肖像画的传统。这两幅画受到了他的教授朱尔斯·约瑟夫·列斐伏尔的严厉批评。瓦洛东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朱利安学院之外进行创作。他开始遇到经济困难;他父亲的公司也遇到了财务问题,无力养活他。他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他先是患了伤寒,然后又患上了抑郁症。1889 年,他回到瑞士采尔马特,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休养,并画了几幅阿尔卑斯山风景画。1889 年,他还遇到了在瑞士一家工厂或商店工作的员工海伦·沙特奈,她成为了他十年的伴侣。
1889 年,瓦洛东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几幅画作,并在同届博览会上参观了日本版画画廊,尤其是葛饰北斋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谋生,瓦洛东为画廊老板亨利·阿罗做艺术品修复工。1890 年,他成为瑞士报纸《洛桑公报》的艺术评论员,直至 1897 年写了 30 篇左右关于巴黎艺术界的文章。同年,他进行了一次欧洲之旅,访问了柏林、布拉格和威尼斯。意大利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晚年频频回到那里。
1891年,他最后一次在官方的艺术家沙龙(Salon des Artistes)展出他的油画作品,并首次参加了更具前卫风格的独立沙龙(Salon des Independants),展出了六幅画作。他开始接受瑞士艺术赞助人的委托。他更频繁地尝试各种版画制作方法,并熟练掌握了一种名为木刻的技术。他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木刻画,是保罗·魏尔伦的肖像。他的方法是先画出非常精确和细致的草图,然后再逐渐简化。他的作品引起了作家兼记者奥克塔夫·乌赞(Octave Uzanne)的注意,后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将他的作品描述为“木刻的复兴”。
瓦洛东早期作品中体现的细致画风在《病人》中达到顶峰。这幅画作描绘的是他的同伴埃伦·沙特奈(Hélene Chatenay)描绘的一位病人。这幅画作完成于1892年,是瓦洛东在开始将他在木刻画中发展出的简化风格引入绘画作品之前的最后一幅主要作品。
与纳比派(1892–1900)
1892年,他成为纳比派的一员。这是一群半秘密、半神秘的年轻艺术家,大多来自朱利安学院,成员包括皮埃尔·波纳尔、克尔·泽维尔·鲁塞尔、莫里斯·丹尼斯和爱德华·维亚尔。瓦洛东与维亚尔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虽然纳比派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目标,但他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很有个性。他与其他人稍有不同,因此在纳比派中获得了“外国纳比”的戏称。瓦洛东这一时期的绘画反映了他的木刻风格,色块平坦、边缘坚硬,细节简化。他的作品主题包括风俗画、肖像和裸体。他的纳比风格的例子是故意画得笨拙的《夏夜沐浴者》(1892-93 年),现藏于苏黎世美术馆,以及象征主义的《月光》(1895 年),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他的画作开始受到公众和评论家的关注。在独立沙龙展出的《夏夜浴者》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嘲笑。 但他的木刻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和客户,他也因此获得了经济上的稳定。1893年至1897年间,他收到了许多来自法国著名报纸和杂志的插图委托,其中包括《白色杂志》和外国艺术出版物,包括《芝加哥小书》。他还为戏剧节目单的封面和书籍插图制作木刻画。他的主要赞助人之一是《白色杂志》的出版商塔黛·纳坦松和他的妻子米西亚,他们委托纳比派创作了许多重要的装饰作品。通过纳坦松夫妇,瓦洛东结识了巴黎的前卫精英,其中包括斯蒂芬·马拉美( Stéphane Mallarmé)、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埃里克·萨蒂(Eric Satie)和克劳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他的木刻版画主题包括家庭场景、沐浴妇女、头像以及几幅街头人群和示威游行的画面——尤其是几幅警察袭击无政府主义者的场景。他通常描绘类型而非个人,避免表达强烈的情感,并且“将图画的智慧与尖刻(即使不是讽刺)的幽默融合在一起”。瓦洛东的版画艺术在《亲密关系》(Intimités)中达到了顶峰。该系列由十幅室内画组成,于1898年由《布兰奇杂志》(Revue Blanche)出版,探讨了男女之间的紧张关系。瓦洛东的木刻版画在欧洲和美国的期刊和书籍中广泛传播,并被认为对爱德华·蒙克、奥布里·比亚兹莱和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版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1898年,他购买了一台柯达2号“子弹”相机,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创作了至少五幅室内画作。他的第一批照片拍摄于埃特勒塔城堡、纳兹城堡、戛纳上方的纳坦松夫妇的避暑别墅以及翁弗勒尔的博略别墅。艺术史学家安卡·I·拉斯克(Anca I Lasc)认为, 《翻找橱柜的蓝衣女人》(Woman in Blue Rummaging Through a Cupboard,1903年)是根据瓦洛东在巴黎米兰街(Rue Milan)或美叶街(Rue de Belles Feuilles)的家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创作的。因此,他的画作很可能取材于真实的室内场景。
到了1900年,纳比派已然分崩离析。分裂的根源之一是德雷福斯事件,一名犹太军官被诬告协助德国人。纳比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瓦洛东热情地为德雷福斯辩护。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此事件为主题的讽刺木刻画,其中包括《报纸时代》,该作品于1898年1月23日刊登在《巴黎呐喊报》的头版,当时正值事件最激烈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另一件大事是他于1899年与加布里埃尔·罗德里格斯-恩里克斯(Gabrielle Rodrigues-Hénriques)结婚。加布里埃尔是欧洲最成功的艺术品经销商之一、伯恩海姆-朱恩画廊(Galerie Bernheim-Jeune)的创始人亚历山大·伯恩海姆(Alexandre Bernheim)的寡女。这场婚姻为他带来了加布里埃尔与前妻所生的三个孩子。
瓦洛东的室内画中很少有儿童画,除了《灯光下的晚餐》。这幅画中是瓦洛东的继子马克斯、继女玛德琳,加布里埃尔在他右边,旁边是瓦洛东自己的后脑勺。
在瑞士短暂的蜜月期后,他们搬到了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的一套大公寓。这段婚姻给他带来了经济保障,他逐渐放弃了木刻版画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他还与伯恩海姆家族及其画廊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后者举办了一场纳比派特别展览,展出了他的十幅作品。此后,他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绘画中。
纳比派之后(1901–1914)
纳比派之后的几年里,瓦洛东的名声日渐高涨。1903年1月,他在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博览会上展出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并售出了不少。1903年5月,伯恩海姆画廊为他举办了一场个展,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年底,法国政府首次为卢森堡博物馆(当时巴黎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购买了他的一幅画作。
尽管他事业有成,但经济状况依然岌岌可危。他曾尝试过一段时间的雕塑创作。除了其他作品外,他还不定期地发表艺术评论。他创作了八部戏剧,其中一些曾在1904年和1907年上演,尽管评价似乎并不乐观。他还写了三部小说,包括半自传体小说《杀人人生》( La Vie meurtrière),这部小说始于1907年,在他死后出版。
1907年初,他的命运开始好转,在伯恩海姆-热纳画廊(Bernheim-Jeune Gallery)举办了一场展览,售出了十三幅画作。他还在独立艺术家协会(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 )的沙龙上展出了一幅名为《三个女人和一个女孩在水中嬉戏》的画作,获得了好评。他与加布里埃尔一起前往意大利旅行,回国后创作了《土耳其浴室》,这幅画作受到了诗人兼评论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等人的称赞。
瓦洛东后纳比时期的绘画作品颇受仰慕,普遍因其真实性和高超的技法而受人尊敬,但他的严肃风格却频频招致批评。一位评论家对此做出了典型的反应,他在 1910 年 3 月 23 日的《新苏黎世报》上撰文称,瓦洛东“画画就像个警察,就像一个以捕捉形状和色彩为己任的人。一切都因难以忍受的枯燥而吱吱作响……色彩缺乏任何乐趣。” 瓦洛东艺术中那种毫不妥协的特质预示了20 世纪 20 年代在德国蓬勃发展的新客观主义,这与爱德华·霍珀的作品也有着相似之处。
1912 年,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但与他的纳比派同胞皮埃尔·波纳尔和爱德华·维亚尔一样,他拒绝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最后几年(1915-1925)
瑞士人瓦洛东于 1900 年加入法国国籍。1914 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自愿参军。由于年龄(48 岁),他被拒绝参军,但为了战争他还是尽其所能。1915 年至 1916 年,他自 1901 年以来首次重拾木刻创作,在他的最后几幅版画《这就是战争》系列中表达了他对移居祖国的感情。 1917 年 6 月,美术部派他和另外两位艺术家前往前线进行为期三周的巡演。他所绘制的草图成为一组画作的基础,其中包括《苏安教堂剪影》,他在画中以冷静超然的态度记录了废墟景观。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卢森堡博物馆展出。
战争结束后,瓦洛东专注于静物画和“合成风景画”(即在工作室中凭记忆和想象创作的风景画),以及艳丽艳丽的裸体画。他一直身体不好,和妻子在普罗旺斯的卡涅滨海(他们在那里买了一栋小房子)和诺曼底的翁弗勒尔(他们在那里有一栋避暑别墅)过冬。到他生命的尽头,他已经完成了1700多幅油画和大约200幅版画,此外还有数百幅素描和几件雕塑。 1925年,在他60岁生日的第二天,他在巴黎接受了癌症手术后去世。
1926 年,独立沙龙举办了一场回顾展。瓦洛东的一些作品与文森特·梵高、莫迪利亚尼、乔治·修拉、图卢兹·罗特列克、René-Paul Schutzenberger等人的作品一起在大皇宫展出。
瓦洛顿的兄弟保罗是一位艺术品商人,他于1922年在洛桑创立了保罗·瓦洛顿画廊(Galerie Paul Vallotton),该画廊在其后代的管理下持续运营多年。瓦洛顿的侄女是安妮·瓦洛顿(Annie Vallotton) ,她是《好消息圣经》的插画家。
绘画
巴黎风光
19 世纪 90 年代,瓦洛东从事纳比艺术时期,主要依靠为时尚杂志和通俗小说绘制插图为生。他创作了一系列名为《巴黎街景》的画作,很可能是为奥克塔夫·乌赞的小说《集会》创作的。这些画作采用蛋彩画在纸板上作画,运用了纳比派标志性的平面用色方法,以及受纳比派影响的空中透视和其他取自日本版画的不寻常视角。这些作品还表达了他的社会和政治态度,将费力搬运沉重麻袋的工人们与穿着鲜艳服装、从巴黎新百货公司提着包裹的时尚女性进行了对比。他捕捉了Bon Marché和其他巴黎新百货公司内部的活动和色彩。他的街景充满了活动和动感,捕捉了一些能激发他幽默感或讽刺感的小场景。
风景和海景
瓦洛东的风景和海景画避开了传统的视角和技法,呈现出不寻常的视点和视角。有时是从上方俯瞰场景,画中地平线很高,或者根本看不到天空。画的形式被简化,人物通常很小,几乎无法辨认。在他著名的1899 年作品《舞会》(现藏于奥赛博物馆)中,场景是从上方俯瞰的,有三个微小的人物:一个追球的女孩和远处两个神秘的身影在交谈。画面的戏剧性之处在于阳光和阴影之间的对比。在他 1899 年的画作中,洗衣女工在埃特勒塔的海滩上晾晒衣服,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无法辨认出画中的女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梦想着一幅完全脱离任何对自然字面意义的关注的画作。我希望完全基于风景在我心中激起的情感来构建风景,几条引人遐想的线条,一两个精心挑选的细节,不去迷信时间的准确性或光线的明暗。”
内饰
瓦洛东的许多画作描绘的是公寓室内场景,通常描绘的是男女,有时暗示丑闻或通奸,有时则描绘一些简单的场景,例如从亚麻布衣柜里取出床单。画作中经常描绘敞开的门口或通往卧室的门。他的妻子加布里埃尔出现在许多画作中,画中的公寓也与他位于“美女之叶”街的住所相似。这一主题以他的画作《高贵的形象》(1887年)为典型,并在他1898年至1904年左右的作品中最为常见。
女性裸体
女性裸体是瓦洛东非常常见的创作主题;他的日记记录了大约五百幅此类画作。早期的裸体画作,在他与纳比派共事时,风格化且简化。后来,他的画作变得更加细致入微,写实主义风格更加鲜明。画作中的装饰极简。色彩的选择——尤其是互补的红色和绿色——强调了模特肌肤的苍白。画中没有刻意营造浪漫或美丽的效果,她们也从不微笑。
邂逅与对话
瓦洛东年轻时同情无政府主义运动,是“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时期巴黎生活和巴黎上流社会价值观的激烈批评者。19世纪90年代,作为一名纳比人,他为《黄油上的阿西埃特》(Assiette au beurre)和《巴黎的呐喊》(Le Cri de Paris)等激进的讽刺漫画创作了许多讽刺插图。1899年,他与富裕家庭成员加布里埃尔·罗德里格斯-恩里克斯(Gabrielle Rodrigues-Hénriques)结婚,他的政治态度有所转变,他发现自己成了他惯于谴责的那个阶层的一员。
尽管瓦洛东有了新的职位,他仍继续进行社会批评。他画了许多描绘男女之间亲密交谈的场景,有时在餐厅,有时在剧院——这些场景通常暗示着诱惑,很少暗示浪漫或爱情。这些画作表达了他对当时巴黎生活的讽刺观点。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在1910年这样描述瓦洛东这类画作中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仅是微笑和哭泣,他们还会说话……当瓦洛东先生听到他们说话时,他们会用最动人的口才,强烈地表达他们的人性以及他们人性的特质。”《外省人》( 1909年 )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酒吧里勾引一位来巴黎的外省游客。
静物
晚年,他在翁弗勒尔的工作室里作画,尤其专注于静物画,尤其是花卉、水果和蔬菜。他精心布置,描绘得极其精准。他运用鲜艳的色彩,尤其在描绘水果、蔬菜和陶瓷花瓶上的光影时一丝不苟。他在1919年8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物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让我着迷;鸡蛋的完美;西红柿的湿润;绣球花的醒目;这些都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肖像
瓦洛东是一位公认的技艺精湛的肖像画家,曾为当时众多艺术界领军人物绘制肖像。他的早期作品包括一幅为他的同胞纳比派爱德华·维亚尔所作的肖像画。瓦洛东的肖像画既精准,又带有某种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巴勃罗·毕加索创作《格特鲁德·斯泰因肖像》的第二年,瓦洛东又为著名的美国作家兼艺术赞助人格特鲁德·斯泰因创作了肖像画,并将她描绘成一位看似毫无表情的人物。
他晚期的一幅肖像画《穿红衣的罗马尼亚人》(1925年)曾引起一桩小小的丑闻。这幅画描绘的是巴黎妓女玛多·莱维塞诺,她瘫坐在椅子上,表情冷漠而又挑逗。瓦洛东在谈到肖像画时写道:“人体就像脸庞一样,都有其独特的表情,通过它们的角度、褶皱和皱纹,展现出快乐、痛苦、无聊、忧虑、欲望、工作带来的身体疲惫,以及纵欲带来的苦涩。” 瓦洛东去世后,这幅作品被家人捐赠给了当时巴黎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博物馆。但博物馆的参观者对画中女子的姿势和面部表情颇有微词,三年后,这幅画被撤下。他的遗孀努力争取,才将这幅画恢复展出,最终巴黎的博物馆最终将其收回。这幅画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木刻版画
在西方世界,凸版印刷,即商业木刻版画,长期以来主要被用作精确复制绘画图像的手段,后来也用于复制照片。瓦洛东的木刻风格新颖,大块无差别的黑色与大片无差别的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瓦洛东强调轮廓和平面图案,基本上消除了传统上由阴影线产生的层次和造型。他受到后印象派、象征主义,尤其是日本木刻的影响:1890 年,巴黎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大型浮世绘版画展,瓦洛东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一样,是日本主义的爱好者,他收藏了这些版画。
生卒日期: 1865年12月28日 - 1925年12月29日
国籍:瑞士
费利克斯·瓦洛东的全部作品(448)
费利克斯·爱德华·瓦洛东(Félix Édouard Vallotton)是一位瑞士和法国画家及版画家,属于纳比派艺术家群体。他是现代木刻画发展的重要人物。他以冷静、现实主义的风格创作肖像、风景、裸体、静物等题材的画作。
他早期的绘画受到小汉斯·霍尔拜因和安格尔的影响。19世纪90年代,他与纳比派合作,发展出一种更为简约的风格,并创作了木刻版画,这为他赢得了国际认可。这些作品以大面积的黑白色调为主,细节极简,包括街景、浴者、肖像,以及一系列名为《亲密关系》(Intimités)的十幅室内画,描绘了男女之间充满激情的家庭接触。1901年后,他很少创作版画,转而专注于绘画。他后期的画作包括精雕细琢的肖像画、裸体画,以及凭记忆创作的风景画。
他也是一位活跃的作家。他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了艺术评论,他的小说《谋杀人生》( La Vie meurtrière)在他去世后出版。
早期生活
瓦洛东出生于洛桑一个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父亲拥有一家药店,后来购买了一家巧克力工厂。他的母亲艾玛是一位家具工匠的女儿。他的家庭环境温暖而严格,符合瑞士新教传统。从 1875 年开始,他就读于州立学院,并于 1882 年获得古典研究学位。他还开始参加画家让-桑松·吉尼亚尔的绘画班,该班通常为最先进的学生保留,在那里他展示了他在近距离观察和写实方面的特殊技能。完成课程后,他说服父母让他去巴黎认真学习艺术。
1882年1月,他在圣日耳曼德佩区的雅各布街定居,并进入朱利安学院学习,师从肖像画家朱尔斯·约瑟夫·列斐伏尔和历史画家古斯塔夫·布朗格,技艺精湛。他常年在卢浮宫流连,十分欣赏达芬奇、小汉斯·霍尔拜因、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及弗朗西斯科·戈雅、爱德华·马奈等现代画家的作品,尤其欣赏安格尔,他的作品是瓦洛东一生的榜样。
1883年,瓦洛东的父亲写信给勒费弗尔,询问儿子能否以绘画为生。勒费弗尔回复说,年轻的瓦洛东有天赋,有能力取得成功。同年,瓦洛东在严格的竞争中成功进入巴黎美术学院,但他决定留在朱利安学院,因为他的朋友们都在那里。他也开始经常光顾蒙马特的咖啡馆和歌舞表演。
1885年,做事有条不紊的瓦洛东开始记录他的笔记,名为《理性之书》(Livre de Raison),其中列出了他所有的绘画、素描、雕塑和版画作品。他终生保存着这本笔记。到他去世时,其中已记录了1700件作品。同年,他在巴黎沙龙展出了他的首批作品——安格尔风格的《乌尔森巴赫先生肖像》,以及他的第一幅自画像,后者获得了荣誉奖。同年,他还在日内瓦美术沙龙展出了一幅画作。
职业
早期职业生涯(1887年至1891年)
1887 年,瓦洛东在沙龙展出了两幅肖像画,《菲利克斯·亚辛斯基肖像》和《艺术家的父母》。这两幅画展示了瓦洛东的技巧,但其极端的现实主义风格也背离了肖像画的传统。这两幅画受到了他的教授朱尔斯·约瑟夫·列斐伏尔的严厉批评。瓦洛东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朱利安学院之外进行创作。他开始遇到经济困难;他父亲的公司也遇到了财务问题,无力养活他。他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他先是患了伤寒,然后又患上了抑郁症。1889 年,他回到瑞士采尔马特,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休养,并画了几幅阿尔卑斯山风景画。1889 年,他还遇到了在瑞士一家工厂或商店工作的员工海伦·沙特奈,她成为了他十年的伴侣。
1889 年,瓦洛东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几幅画作,并在同届博览会上参观了日本版画画廊,尤其是葛饰北斋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谋生,瓦洛东为画廊老板亨利·阿罗做艺术品修复工。1890 年,他成为瑞士报纸《洛桑公报》的艺术评论员,直至 1897 年写了 30 篇左右关于巴黎艺术界的文章。同年,他进行了一次欧洲之旅,访问了柏林、布拉格和威尼斯。意大利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晚年频频回到那里。
1891年,他最后一次在官方的艺术家沙龙(Salon des Artistes)展出他的油画作品,并首次参加了更具前卫风格的独立沙龙(Salon des Independants),展出了六幅画作。他开始接受瑞士艺术赞助人的委托。他更频繁地尝试各种版画制作方法,并熟练掌握了一种名为木刻的技术。他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木刻画,是保罗·魏尔伦的肖像。他的方法是先画出非常精确和细致的草图,然后再逐渐简化。他的作品引起了作家兼记者奥克塔夫·乌赞(Octave Uzanne)的注意,后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将他的作品描述为“木刻的复兴”。
瓦洛东早期作品中体现的细致画风在《病人》中达到顶峰。这幅画作描绘的是他的同伴埃伦·沙特奈(Hélene Chatenay)描绘的一位病人。这幅画作完成于1892年,是瓦洛东在开始将他在木刻画中发展出的简化风格引入绘画作品之前的最后一幅主要作品。
与纳比派(1892–1900)
1892年,他成为纳比派的一员。这是一群半秘密、半神秘的年轻艺术家,大多来自朱利安学院,成员包括皮埃尔·波纳尔、克尔·泽维尔·鲁塞尔、莫里斯·丹尼斯和爱德华·维亚尔。瓦洛东与维亚尔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虽然纳比派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目标,但他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很有个性。他与其他人稍有不同,因此在纳比派中获得了“外国纳比”的戏称。瓦洛东这一时期的绘画反映了他的木刻风格,色块平坦、边缘坚硬,细节简化。他的作品主题包括风俗画、肖像和裸体。他的纳比风格的例子是故意画得笨拙的《夏夜沐浴者》(1892-93 年),现藏于苏黎世美术馆,以及象征主义的《月光》(1895 年),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他的画作开始受到公众和评论家的关注。在独立沙龙展出的《夏夜浴者》遭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嘲笑。 但他的木刻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和客户,他也因此获得了经济上的稳定。1893年至1897年间,他收到了许多来自法国著名报纸和杂志的插图委托,其中包括《白色杂志》和外国艺术出版物,包括《芝加哥小书》。他还为戏剧节目单的封面和书籍插图制作木刻画。他的主要赞助人之一是《白色杂志》的出版商塔黛·纳坦松和他的妻子米西亚,他们委托纳比派创作了许多重要的装饰作品。通过纳坦松夫妇,瓦洛东结识了巴黎的前卫精英,其中包括斯蒂芬·马拉美( Stéphane Mallarmé)、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埃里克·萨蒂(Eric Satie)和克劳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他的木刻版画主题包括家庭场景、沐浴妇女、头像以及几幅街头人群和示威游行的画面——尤其是几幅警察袭击无政府主义者的场景。他通常描绘类型而非个人,避免表达强烈的情感,并且“将图画的智慧与尖刻(即使不是讽刺)的幽默融合在一起”。瓦洛东的版画艺术在《亲密关系》(Intimités)中达到了顶峰。该系列由十幅室内画组成,于1898年由《布兰奇杂志》(Revue Blanche)出版,探讨了男女之间的紧张关系。瓦洛东的木刻版画在欧洲和美国的期刊和书籍中广泛传播,并被认为对爱德华·蒙克、奥布里·比亚兹莱和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版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1898年,他购买了一台柯达2号“子弹”相机,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创作了至少五幅室内画作。他的第一批照片拍摄于埃特勒塔城堡、纳兹城堡、戛纳上方的纳坦松夫妇的避暑别墅以及翁弗勒尔的博略别墅。艺术史学家安卡·I·拉斯克(Anca I Lasc)认为, 《翻找橱柜的蓝衣女人》(Woman in Blue Rummaging Through a Cupboard,1903年)是根据瓦洛东在巴黎米兰街(Rue Milan)或美叶街(Rue de Belles Feuilles)的家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创作的。因此,他的画作很可能取材于真实的室内场景。
到了1900年,纳比派已然分崩离析。分裂的根源之一是德雷福斯事件,一名犹太军官被诬告协助德国人。纳比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瓦洛东热情地为德雷福斯辩护。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此事件为主题的讽刺木刻画,其中包括《报纸时代》,该作品于1898年1月23日刊登在《巴黎呐喊报》的头版,当时正值事件最激烈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另一件大事是他于1899年与加布里埃尔·罗德里格斯-恩里克斯(Gabrielle Rodrigues-Hénriques)结婚。加布里埃尔是欧洲最成功的艺术品经销商之一、伯恩海姆-朱恩画廊(Galerie Bernheim-Jeune)的创始人亚历山大·伯恩海姆(Alexandre Bernheim)的寡女。这场婚姻为他带来了加布里埃尔与前妻所生的三个孩子。
瓦洛东的室内画中很少有儿童画,除了《灯光下的晚餐》。这幅画中是瓦洛东的继子马克斯、继女玛德琳,加布里埃尔在他右边,旁边是瓦洛东自己的后脑勺。
在瑞士短暂的蜜月期后,他们搬到了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的一套大公寓。这段婚姻给他带来了经济保障,他逐渐放弃了木刻版画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他还与伯恩海姆家族及其画廊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后者举办了一场纳比派特别展览,展出了他的十幅作品。此后,他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绘画中。
纳比派之后(1901–1914)
纳比派之后的几年里,瓦洛东的名声日渐高涨。1903年1月,他在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博览会上展出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并售出了不少。1903年5月,伯恩海姆画廊为他举办了一场个展,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年底,法国政府首次为卢森堡博物馆(当时巴黎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购买了他的一幅画作。
尽管他事业有成,但经济状况依然岌岌可危。他曾尝试过一段时间的雕塑创作。除了其他作品外,他还不定期地发表艺术评论。他创作了八部戏剧,其中一些曾在1904年和1907年上演,尽管评价似乎并不乐观。他还写了三部小说,包括半自传体小说《杀人人生》( La Vie meurtrière),这部小说始于1907年,在他死后出版。
1907年初,他的命运开始好转,在伯恩海姆-热纳画廊(Bernheim-Jeune Gallery)举办了一场展览,售出了十三幅画作。他还在独立艺术家协会(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 )的沙龙上展出了一幅名为《三个女人和一个女孩在水中嬉戏》的画作,获得了好评。他与加布里埃尔一起前往意大利旅行,回国后创作了《土耳其浴室》,这幅画作受到了诗人兼评论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等人的称赞。
瓦洛东后纳比时期的绘画作品颇受仰慕,普遍因其真实性和高超的技法而受人尊敬,但他的严肃风格却频频招致批评。一位评论家对此做出了典型的反应,他在 1910 年 3 月 23 日的《新苏黎世报》上撰文称,瓦洛东“画画就像个警察,就像一个以捕捉形状和色彩为己任的人。一切都因难以忍受的枯燥而吱吱作响……色彩缺乏任何乐趣。” 瓦洛东艺术中那种毫不妥协的特质预示了20 世纪 20 年代在德国蓬勃发展的新客观主义,这与爱德华·霍珀的作品也有着相似之处。
1912 年,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但与他的纳比派同胞皮埃尔·波纳尔和爱德华·维亚尔一样,他拒绝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最后几年(1915-1925)
瑞士人瓦洛东于 1900 年加入法国国籍。1914 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自愿参军。由于年龄(48 岁),他被拒绝参军,但为了战争他还是尽其所能。1915 年至 1916 年,他自 1901 年以来首次重拾木刻创作,在他的最后几幅版画《这就是战争》系列中表达了他对移居祖国的感情。 1917 年 6 月,美术部派他和另外两位艺术家前往前线进行为期三周的巡演。他所绘制的草图成为一组画作的基础,其中包括《苏安教堂剪影》,他在画中以冷静超然的态度记录了废墟景观。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卢森堡博物馆展出。
战争结束后,瓦洛东专注于静物画和“合成风景画”(即在工作室中凭记忆和想象创作的风景画),以及艳丽艳丽的裸体画。他一直身体不好,和妻子在普罗旺斯的卡涅滨海(他们在那里买了一栋小房子)和诺曼底的翁弗勒尔(他们在那里有一栋避暑别墅)过冬。到他生命的尽头,他已经完成了1700多幅油画和大约200幅版画,此外还有数百幅素描和几件雕塑。 1925年,在他60岁生日的第二天,他在巴黎接受了癌症手术后去世。
1926 年,独立沙龙举办了一场回顾展。瓦洛东的一些作品与文森特·梵高、莫迪利亚尼、乔治·修拉、图卢兹·罗特列克、René-Paul Schutzenberger等人的作品一起在大皇宫展出。
瓦洛顿的兄弟保罗是一位艺术品商人,他于1922年在洛桑创立了保罗·瓦洛顿画廊(Galerie Paul Vallotton),该画廊在其后代的管理下持续运营多年。瓦洛顿的侄女是安妮·瓦洛顿(Annie Vallotton) ,她是《好消息圣经》的插画家。
绘画
巴黎风光
19 世纪 90 年代,瓦洛东从事纳比艺术时期,主要依靠为时尚杂志和通俗小说绘制插图为生。他创作了一系列名为《巴黎街景》的画作,很可能是为奥克塔夫·乌赞的小说《集会》创作的。这些画作采用蛋彩画在纸板上作画,运用了纳比派标志性的平面用色方法,以及受纳比派影响的空中透视和其他取自日本版画的不寻常视角。这些作品还表达了他的社会和政治态度,将费力搬运沉重麻袋的工人们与穿着鲜艳服装、从巴黎新百货公司提着包裹的时尚女性进行了对比。他捕捉了Bon Marché和其他巴黎新百货公司内部的活动和色彩。他的街景充满了活动和动感,捕捉了一些能激发他幽默感或讽刺感的小场景。
风景和海景
瓦洛东的风景和海景画避开了传统的视角和技法,呈现出不寻常的视点和视角。有时是从上方俯瞰场景,画中地平线很高,或者根本看不到天空。画的形式被简化,人物通常很小,几乎无法辨认。在他著名的1899 年作品《舞会》(现藏于奥赛博物馆)中,场景是从上方俯瞰的,有三个微小的人物:一个追球的女孩和远处两个神秘的身影在交谈。画面的戏剧性之处在于阳光和阴影之间的对比。在他 1899 年的画作中,洗衣女工在埃特勒塔的海滩上晾晒衣服,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无法辨认出画中的女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梦想着一幅完全脱离任何对自然字面意义的关注的画作。我希望完全基于风景在我心中激起的情感来构建风景,几条引人遐想的线条,一两个精心挑选的细节,不去迷信时间的准确性或光线的明暗。”
内饰
瓦洛东的许多画作描绘的是公寓室内场景,通常描绘的是男女,有时暗示丑闻或通奸,有时则描绘一些简单的场景,例如从亚麻布衣柜里取出床单。画作中经常描绘敞开的门口或通往卧室的门。他的妻子加布里埃尔出现在许多画作中,画中的公寓也与他位于“美女之叶”街的住所相似。这一主题以他的画作《高贵的形象》(1887年)为典型,并在他1898年至1904年左右的作品中最为常见。
女性裸体
女性裸体是瓦洛东非常常见的创作主题;他的日记记录了大约五百幅此类画作。早期的裸体画作,在他与纳比派共事时,风格化且简化。后来,他的画作变得更加细致入微,写实主义风格更加鲜明。画作中的装饰极简。色彩的选择——尤其是互补的红色和绿色——强调了模特肌肤的苍白。画中没有刻意营造浪漫或美丽的效果,她们也从不微笑。
邂逅与对话
瓦洛东年轻时同情无政府主义运动,是“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时期巴黎生活和巴黎上流社会价值观的激烈批评者。19世纪90年代,作为一名纳比人,他为《黄油上的阿西埃特》(Assiette au beurre)和《巴黎的呐喊》(Le Cri de Paris)等激进的讽刺漫画创作了许多讽刺插图。1899年,他与富裕家庭成员加布里埃尔·罗德里格斯-恩里克斯(Gabrielle Rodrigues-Hénriques)结婚,他的政治态度有所转变,他发现自己成了他惯于谴责的那个阶层的一员。
尽管瓦洛东有了新的职位,他仍继续进行社会批评。他画了许多描绘男女之间亲密交谈的场景,有时在餐厅,有时在剧院——这些场景通常暗示着诱惑,很少暗示浪漫或爱情。这些画作表达了他对当时巴黎生活的讽刺观点。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在1910年这样描述瓦洛东这类画作中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仅是微笑和哭泣,他们还会说话……当瓦洛东先生听到他们说话时,他们会用最动人的口才,强烈地表达他们的人性以及他们人性的特质。”《外省人》( 1909年 )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酒吧里勾引一位来巴黎的外省游客。
静物
晚年,他在翁弗勒尔的工作室里作画,尤其专注于静物画,尤其是花卉、水果和蔬菜。他精心布置,描绘得极其精准。他运用鲜艳的色彩,尤其在描绘水果、蔬菜和陶瓷花瓶上的光影时一丝不苟。他在1919年8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物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让我着迷;鸡蛋的完美;西红柿的湿润;绣球花的醒目;这些都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肖像
瓦洛东是一位公认的技艺精湛的肖像画家,曾为当时众多艺术界领军人物绘制肖像。他的早期作品包括一幅为他的同胞纳比派爱德华·维亚尔所作的肖像画。瓦洛东的肖像画既精准,又带有某种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巴勃罗·毕加索创作《格特鲁德·斯泰因肖像》的第二年,瓦洛东又为著名的美国作家兼艺术赞助人格特鲁德·斯泰因创作了肖像画,并将她描绘成一位看似毫无表情的人物。
他晚期的一幅肖像画《穿红衣的罗马尼亚人》(1925年)曾引起一桩小小的丑闻。这幅画描绘的是巴黎妓女玛多·莱维塞诺,她瘫坐在椅子上,表情冷漠而又挑逗。瓦洛东在谈到肖像画时写道:“人体就像脸庞一样,都有其独特的表情,通过它们的角度、褶皱和皱纹,展现出快乐、痛苦、无聊、忧虑、欲望、工作带来的身体疲惫,以及纵欲带来的苦涩。” 瓦洛东去世后,这幅作品被家人捐赠给了当时巴黎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博物馆。但博物馆的参观者对画中女子的姿势和面部表情颇有微词,三年后,这幅画被撤下。他的遗孀努力争取,才将这幅画恢复展出,最终巴黎的博物馆最终将其收回。这幅画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木刻版画
在西方世界,凸版印刷,即商业木刻版画,长期以来主要被用作精确复制绘画图像的手段,后来也用于复制照片。瓦洛东的木刻风格新颖,大块无差别的黑色与大片无差别的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瓦洛东强调轮廓和平面图案,基本上消除了传统上由阴影线产生的层次和造型。他受到后印象派、象征主义,尤其是日本木刻的影响:1890 年,巴黎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大型浮世绘版画展,瓦洛东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一样,是日本主义的爱好者,他收藏了这些版画。